关键词
?绘
自然笔记
出海捞鱼
赶海
净滩
森林夜探
植物
昆?
海洋动物
博物阅读
石头画
植物标本
食育
创作
分享
展?
活动信息营期时间:年5月1日-5月5日(四晚五日)
招募对象:6岁+亲子家庭,仅限7组家庭
活动费用:元/人(孩子不占床减元)
费用包含:出行保险费、学员课程安排及学习物料、住宿、车船费、导师费、9正4早,水果/零食/饮料,其中包括一顿海鲜大餐
费用不含:
1.各地往返葫芦岛营地大交通;
2.活动期间一切个人消费及上述包含费用中未列明项目
报名咨询
不看了,我要直接报名!
课程亮点
强大的师资配备:配备专业的手绘、动物、植物3名科普老师
丰富的课程设计:采用多学科融合的游学模式,设计了不同主题的博物课程,内容涵盖海滨植物、夜探森林、自然笔记、植物标本墨线图制作等内容。在研学过程中,通过赶海、出海捞鱼等不同场景互动学习博物学,激发好奇心,感受大自然。
掌握科学的记录方法:手绘、自然笔记贯穿整个行程,老师手把手示范并教授植物墨线图创作、自然笔记记录方法等。
近距离的海洋生物认知体验:海洋博物老师带你出海捕鱼捕虾,实践过程中学习海洋有关的博物生活知识,亲身体验和品尝舌尖上的海洋博物学。
家长孩子同参与:整个行程中家长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同孩子一样拿起画笔,认真记录,一起疯,一起玩,一起学。有些项目还要和孩子一起PK成果~~拒绝走马观花,家长需要和孩子一样沉下心,全身心去沉浸式体验。
行程安排
D1
葫芦岛初见
上午:开启旅程
美妙的旅程就要开始啦!到达基地包餐后,领取科考装备包,介绍本次科考的行程安排和活动细节,孩子们自我介绍,认识新朋友。开始我们的开营仪式~
下午:基地探索
快去看看基地里都有什么宝贝?可不要以为我们只是闲逛哦,这里面可有隐藏的任务呢!我们的博物课程从这里就要开始喽~
认识果树——始建于年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就在葫芦岛,从这个角度就可以看得出,葫芦岛是个适合果树生长的宝地。营地院子里就有不少果树呢!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看看一共有几种?都有啥特点?结的果子啥样啥味……然后一起品尝葫芦岛当地水果,了解它们怎么从秋天储存到现在还如此美味的?
虫子大发现——营地院子里寻找虫虫,观察、拍照和绘画,还要分辨它是不是昆虫呢?它在干嘛?益虫还是害虫?会叫吗?咬人吗?有毒吗……
我们如何把所看、所感记录下来,形成独一无二的自然笔记呢?该如何去观察呢?又有哪些绘画小技巧呢?你能把当下的观察和过去的观察联系起来吗?在观察事物事件同时,你能找到它们之间或明显或细微的关联吗?观察对象是怎样运动的?昆虫的飞翔方式是否与鸟类相同?手绘植物和动物又有什么不同呢?
晚上:博物分享会
D2
博物大发现
上午:探秘首山森林
首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跟着专业野生植物专家认识原始的温带针阔混交林,看看这里的乔木、灌木和小草如何构成一个完整和谐的植物系统?一起登上山顶,远眺大海,感受山河壮美。
大自然的素材太丰盛啦,色彩、形态、触感、气味.....每一种都会启发孩子源源不断的灵感。调动起所有的能力和感官,鼓励孩子们去探索周围的环境,发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对他们而言,这些体验是真实的。漫步森林,行走在石阶步道上,不时停下来观察,聆听树木与微风合奏的交响乐。
下午:植物标本墨线图创作
学习植物墨线图的基本方法,体验黑白造就的高级美。像植物学家一样,对照植物志观察植物标本,找到物种的关键特征,平衡科学与美的关系,再用墨线图表达出来,最终完成一幅植物标本与墨线图结合的作品。
晚上:夜探森林
历经几十年的城市化萤火虫不见了,蛙声少了即便在这郊区也难觅虫影成长起来的孩子们,对昆虫知之甚少他们眼中,昆虫不过是家里烦人的苍蝇蚊子。课本上的头胸腹三对足《法布尔昆虫记中》故事的情节为了孩子们的世界不再单调是时候寻觅一片神奇的森林让孩子们拨开树叶,草丛一次满足他们前所未有的好奇心和眼界。
由专业昆虫老师领队,家长和孩子一起带着手电筒、头灯,踏着夜色穿越小动物常出没丛林,发现昆虫的奥秘,观察夜晚中昆虫的姿态,聆听草丛中的昆虫合唱,发挥想象力说出昆虫的故事。锻炼孩子的胆力,亲近自然,探索昆虫世界的奥秘。
自然观察是自然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让我们学会放慢脚步,俯身发现一些我们经常忽略生活在我们周围那些生命,唤起对自然的兴趣。夜观昆虫,在黑夜的环境中孩子们将充分感知,最大程度的调动触、听、嗅等感官功能。
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秘密?植物与这些神奇的生物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自然充满的奥秘,我们都将在这一夜给你展示。
夜色下,我们带上装备,拉上我们的昆虫专家二猪老师,与孩子们结伴,专程拜访暗夜里的精灵们。我们将一起学习安全的观察与夜间探索的方法,提高专注力,激发求知欲,细心探索,观察发现,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不一样的自然魅力。
D3
海洋探秘
上午:出海捞鱼
如果你喜欢大海的浩瀚无垠,喜欢海潮涌动时的惊涛拍岸,喜欢浪遏飞舟时的起伏跌宕,那就放松心情尽情享受吧~我们特别安排了出海捕鱼环节,跟随着渔船出海打渔,体验渔民生活。
汹涌的海浪、梦幻的光影、游弋的海洋动物……这一切太令人神往~而且,更重要的是,本次行程有海洋博物老师跟随在您身边,从这些最日常也最生活的细节里,进行海洋博物学观察。
下午:海滨植物
一起去海滨栈道散步吧,一边听浪涛、吹海风,一边认识海边的独特环境造就的特殊植物,它们为了适应贫瘠的盐碱地和海风侵袭,可是练就了独特的本领的哦!
晚上:博物分享会
D4
为爱行动
上午:赶海
大海潮涨潮落,退潮的时候去赶海,一起去发现大波宝藏,瞧瞧水洼,翻翻石头——小螃蟹、小鱼虾、寄居蟹、蛤蜊……幸运的话还能遇到章鱼和海螺呢!它们是大海的居民,只有退潮的时候才能和我们一起玩耍。
在海边,孩子们提着小水桶,拿着小铲子,挖沙子,堆城堡。城堡有门也有窗,还有小旗子在上面飘扬,就像童话故事里王子和公主住的地方。游玩的同时,我们跟着专业的科普老师了解海洋生物知识,从中理解人海和谐的真谛,引导小朋友们更深入的了解地球,海洋与人类之间相互依存的系统关系
净滩:地球上的生命孕育自海洋。亲近大海是我们每个人都喜欢做的事,但是,有时在海边遇到垃圾,不仅影响了游玩的兴致,也让我们感到难过。
那就不如来一次真正的行动吧:学习科学方法,捡拾海滨垃圾、称重、分类、记录,在实践中真切感受垃圾的破坏力,然后再思考我们每个人还能为海洋做点什么……
下午:博物餐桌--舌尖上的德育
“民以食为先,教以育为先”。真正的“食育”既包含了对生命、自然、感恩等人类通识文化,又有均衡、协作等具体的生活文化,是一门令人身体健康、精神富足的艺术。
咖喱鸡——你一定吃过,但你一定说不清楚所有食材调料的前世今生。鸡是什么鸡?土豆为啥不播种?咖喱里面都混了啥?从原料认知,到一起加工烹煮,混进科学的味道和劳动的香气,干一碗别样的咖喱鸡!
舌尖上的香椿——作为春天特有的中国传统美食,它从哪里长出来的?一起认识香椿树,亲手采摘香椿芽,然后清洗、烹饪和品尝,劳动的味道肯定最美味!
“生活即教育”,通过亲自体验、参与劳动,以及对食文化的了解使孩子对食物产生感恩之心。
晚上:石头画创作
从海边挑选最好看的卵石,带回基地,在老师的指导下,一起用丙烯创作属于自己的画作吧!
这个石头圆溜,画朵向日葵;那个石头细长,画只蚯蚓;还有一个石头扁方,就画个大城堡……画完一起晒一晒,看谁创意最有趣~~
D5
“绘”话自然
上午:自然笔记作品创作
有了跟随课程内容进行的图文速记实践基础,再一起进阶学习创作正式的自然观察笔记作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小手摸,用内心感受,唤醒尘封的感官,让自己与大自然的接触重新细腻敏感。
学会感性理性相结合的观察方法,再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自己的真情实感,完成独一无二的自然观察笔记。
结营仪式:乘兴而来,兴尽而返,博物游学之行就要告一段落了。孩子们将拿起笔记下此次旅行所见所感,为此次游学做一个完整的收尾。五天的时间,相信不管大人还是孩子,一定收获满满~
五天的美好,
终会化成一生中最美的记忆,
愿你与我们同行的每一天都很美。
师资力量
李聪颖(颖儿老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博物》杂志专栏作者、博物绘画师年开始画画,年开始手绘植物,作品达二百余幅。在工作画画之余,致力于各类线上和线下的博物手绘传播活动,先后赴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武汉、昆明、重庆、深圳等地做公益讲座。自年6月起,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