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植物园
北京植物园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植物园简介_北京植物园地点 > 北京植物园地点 > 碳循环研究,中国科学家站上学术巅峰顶尖

碳循环研究,中国科学家站上学术巅峰顶尖

发布时间:2023-4-2 17:40:48   点击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十佳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樊雪婧

核心提示丨

近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以专辑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学家在碳专项之生态系统固碳项目取得的七篇原创性研究成果。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以专辑形式,全面、系统地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在亚洲也是前所未有。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了解到,该成果背后的科研团队云集了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院所的众多学者专家,其中,有一位便是咱河南省的高校专家,也是河南省唯一的一位,他就是河南师范大学王万同博士。近日,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对王万同博士进行了专访,探寻这一卓越成果背后的故事。

事件

碳循环研究中国科学家站上学术巅峰

4月18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以专辑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学家在碳专项之生态系统固碳项目取得的七篇原创性研究成果。

据了解,PNAS是公认的世界四大名刊(Cell,Nature,Science,PNAS)之一,在资源和生态环境领域,其影响力与英国的《自然》(Nature)和美国的《科学》(Science)齐名,并称NSP。

王万同告诉记者,此次发表成果主要有七篇论文组成,用一整套完整的数据解答了中国碳汇的三大疑问,宣告中国仍有很大的固碳潜力,尤其是为中国重大生态工程的固碳效益正名,展示了中国在履行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义务中所做出的努力和成效。

王万同坦言,目前,通过节能减排来缓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以达到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目的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对于科学家来讲,还有一条途径,就是增强陆地生态系统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

而中国科学院碳收支专项由此应运而生,并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此次成果。

点赞

顶尖团队中,有咱河南专家

年,碳专项启动。一年后,王万同加入团队,历时6年,先后经历了博士后和回豫工作两个阶段,坚持完成了碳专项的各项科研任务。

描述这段时光,王万同用了许多关键词:漂泊、辗转、浮沉、不安、喜悦、振奋。他告诉记者,内心的感受更像是一首歌:“苦涩的沙吹痛脸庞的感觉,象父亲的责骂母亲的哭泣,永远难忘记……”

此次发表的七篇论文中,王万同参与了两篇论文,其中一篇以共同第一作者列入,另一篇以河南师范大学为第四作者单位列入。分别排在该专辑的第一位和第二位,凸显其基础性和重要性。

回忆起与碳打交道的时光,王万同直言自己是幸运的。“我的博士后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博士后工作就主要围绕碳专项开展,期间,得到很多专家的指点和关怀,其中不乏院士、国家杰青,很感谢他们,让我快速成长。”

王万同说:更加幸运的是,借助于自身在地理学和生态学的专业优势,很快就在团队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并在后续的课题总结、专著写作和PNAS专辑写作中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得到团队中各位专家的肯定和认可。

感慨

科研难,不亚于“难于上青天”

提及这段经历,除了幸运,王万同感受最深的还有难。

真的是,蜀道难,难如上青天,有的时候科研不亚如是。他坦言,近四年的PNAS论文写作期间,海量数据地反复折腾让他心里不是滋味。

处理海量的样方数据时,睡觉时,脑海里盘旋着的都是各种数字,最难熬的是千辛万苦计算的结果总是不对,偏偏又找不到问题所在,只得耐下性子重头再来。王万同说,最艰难的是时候,是团队支撑和鼓励让他挺到最后。

此外,王万同也说,除了数据的羁绊,更为困难的是打破课题壁障,实现数据共享,这是PNAS论文得以出炉的首要条件。碳专项的科研团队来自于各个院所,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使得共融比较困难。最终,得益于项目首席专家的大魄力,整个团队齐心协力,完成了这个里程碑式的创举。

而在所有的难中,王万同坦言,心态最难。多年的辛苦努力总希望获得期望的回报,尤其是PNAS这种级别的份量难免让人诚惶诚恐。他说,其实最初投稿的共有十一篇,但最终接收的只有七篇。

很幸运,我参与的都被接受。但共同奋战的战友们却失之交臂,仍然满满都是遗憾。他说。

谈及未来的打算,他表现出无限憧憬,河南师范大学近几年在着重打造高水平成果上加大了力度,取得很多成效,我是受益者,所以要借此东风,取得更多成果予以回报。下一步想先凝练团队,再把科学院的资源拉进来,这步很重要。

来源:大河客户端编辑:徐华美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baguanli.com/zwydd/14771.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