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百钧
“画画是我自言自语抒发内心感情的行为表现。我脑子里经常全是图像,几张画在脑子里轮流打转,突然感觉某张画有强烈的表达意愿了,也就是成熟了,我就在纸上落笔。这是我生活中最大的乐趣和享受,我从来不感觉画画苦、累。”
年生于广州,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后留系任教。年调任中央美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花鸟画系主任、研修部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协中国重彩画会副会长、中国文化部现代工笔画院副院长。全国美展评审委员。北京大学、云南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秋韵》绢本设色cm×cm年(中国美术馆收藏)苏百钧先生在当代花鸟画坛早有名声,此回检举多年创作精品出示同道,以求交流,使我们得以领略其艺术情采,堪为春华独寻,秋实共赏。花鸟画背负深厚传统,面临时代创新,一直是绘画走向当代的艰难领域。百钧先生早有省思,并坚持深研学理,面向生活,推敲形式,锤炼笔墨,故有今日蔚然大观之积累。其探索不已的精神足以钦佩。在他的作品中,传统精义成为支撑,现化感受则为引导,笔下形象生动而丰富,作品气象清雅而别致。最为突出的是,他的创作重在造境,绢素空间成为花鸟生命的家园,均是有情有感有形有意之境,可以说,他是新时期以来中国花鸟画创作走向“大花鸟境界”的一位突出的中年代表。也许,更值得欣赏的是苏百钧先生沈潜治艺的心境。他不善言辞的性格和内倾的心理,使他的艺术历程成为不断向内心走去的过程。在接近和体察物象之时,他对悟鸟语,独领花义,感怀自然奥秘,解读生命要义,走的是花鸟艺术当代发展的正道。——广东美术馆《春寒》cmxcm纸本设色年(获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学术奖)《鸟巢系列·松鹤图》Xcm绢本设色年(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评委作品)《馥林江畔图》,构思源于年冬去成都德阳探亲,途经牧马河,看见江中上千只鸭子倾泻而出,浩浩荡荡,场景壮观,便赶紧下车观看。鸭子蜂拥过河,形态各异,犹似百万雄师过大江。当时非常激动,顶着寒风忘情地观看了近一小时。年带学生去云南景洪植物园写生,看见一片鸡蛋花树很有形式美感,边走边看边想,激发了苏百钧要画长卷的愿望。对鸡蛋花树全面观察了解以后,勾画出了小图。在神秘的直觉认知后顿悟,要在时间与空间上做瞬间即永恒的定格,做到“步步移”“面面观”,才能达到移步换景的视点流动以体现画面。
看那画中:苍劲伸曲的树木与活泼可爱的群鸭;挺拔的竹树与随风疏狂的芦草;看似随意安置的石头与整齐排列的栏栅等,都成鲜明对比,相互关联。肆意生长的老树与石头,正是生活中坑坑洼洼的点缀。一群稚嫩的小鸭跟随母鸭走向生命开始的港湾;成年鸭子向大自然拍翅欢歌;还有酣然入睡的群鸭……无处不让你留下对生命可爱的咏叹。
——《相濡以沫醉丹青》雷承影文
《七月盛开三棱剑花》cmxcm绢本设色年(获中国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大展铜奖)《涟漪》cmxcm绢本设色年《早春》xcm绢本设色年《追忆的故园》cmxcm绢本设色年(获第五届重彩岩彩画展金奖)
《小憩》80cmxcm绢本设色年(获年中国画大赛大奖参加全国第七届美术作品展览会)《圆寂》cmxcm绢本设色年(获全国第八届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
《凤凰花木图》Xcm纸本设色年(悬挂于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谧.花间之二》xcm绢本设色年(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大展学术奖)《和平颂》cmxcm纸本设色年(悬挂于人民大会堂常委会议室)
《紫云·鹦鹉》xcm绢本设色年《幽篁·竹帘之二》cmXcm绢本设色年
《秋酣》cmxcm绢本设色年
《无暇》cm×cm年
《鸟巢系列·松鹤图》cm×cm年
《昨夜风雨》(之二)cm×cm年
露寒年
《和平颂》cm×cm年
《追忆的故园》cm×cm║年
《蒲花2》cm×cm年
《凤凰花木图》cm×cm年
《萌动小鸟》
《圆寂》cm×cm年
《雨霁》年
《冬种》年《有龙在田之一》27*58cm年《有龙在田之二》27*58cm年《绿帘》cmxcm年
《胡杨》
《暇日》cm×cm年
《洼田野趣》cm×cm年
《田间》cm×cm年
《愁绝水一方》xcm年
《秋桐之二》xcm年
《绣球》xcm
《海风联屏》cm×cm
《姜花》cmxcm年
《暇日》
《韵语》
《馥林江畔图》44cm×cm
《霍林河源图》43cm×cm
《锦林秋霜图》44cm×cm
《百羊云来图》44cm×cm
《洪荒万灵图》34cm×cm
图文均来自互联网,仅作为交流学习。如有涉及侵权,请联系后台人员,会24小时内进行处理。平台已进驻网易、搜狐同步更新商务合作、转载事宜请在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