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冰花、蜡梅花,喜鹊飞来叫喳喳……”伴随着古老的歌谣,蜡梅已在不知不觉间飞来赶赴冬天的约会。北起北京,南到衡阳,东达上海,西至四川的辽阔地域上,又将上演一幕幕蜡梅傲雪盛开的奇观。
‘狗蝇’蜡梅(Chimonanthuspraecoxvar.intermedius)
(摄于北京植物园卧佛寺)
北京植物园卧佛寺内,那一朵朵黄色的小花开得正好,吸引了不少游客及摄影爱好者前来驻足观赏。而关于蜡梅,我们又了解多少呢?一起来看看吧!
“狗蝇”蜡梅(Chimonanthuspraecoxvar.intermedius)
(摄于北京植物园卧佛寺)
冷艳·幽香·冬之盛宴
自然的蜡梅与人类的蜡梅
蜡梅来自自然界中一个古老的小家族——蜡梅科,这个科虽只有三属十余种,却既有北美、东亚间断分布的重要植物——夏蜡梅(Calycanthuschinensis)、美国蜡梅(Calycanthusfloridus),又有著名的观赏、药用植物蜡梅(Chimonanthuspraecox)、柳叶蜡梅(Chimonanthussalicifolius)。
夏蜡梅(Calycanthuschinensis)
(摄于北京植物园小井沟)
美国蜡梅(Calycanthusfloridus)
(摄于北京植物园蝴蝶园东侧)
柳叶蜡梅(Chimonanthussalicifolius)
(图片来自网络)
蜡梅为我国特产,主要分布于秦岭、大巴山、武当山等地,一般文献都将蜡梅定义为丛生大灌木,高不超过5米,但近年来在湖北神农架、浙江临安等地发现的大面积原始蜡梅群落中,竟也发现了数株主干明显,高达十余米的乔木状蜡梅。
“狗蝇”蜡梅(Chimonanthuspraecoxvar.intermedius)
(摄自北京植物园卧佛寺)
蜡梅由于在名称上与中国传统名花之首——梅花相通,不少人曾误认为它是梅花的一种。尽管早在年成书的《本草纲目》中就明确记载:“蜡梅,释名黄梅花。此物非梅类,因与梅同时,而香又相近,色似蜜蜡,故得此名。”但仍有不少文学大家在这个问题上犯错误。清初名士李渔便在《闲情偶寄》写到:“蜡梅者,梅之别种。”而大诗人陆游咏蜡梅的名句“与梅同谱又同时,我为评香似更奇”也颇为值得商榷。因为在我国的大多数地区,蜡梅的花期要比梅花早十到二十天,正所谓“两行金粉平分处,却叹江梅破萼迟”。只有在一月持续降雪,气温突降的特殊条件下,才有可能出现“二梅同放”的奇观。
梅花
(摄自北京植物园梅园)
蜡梅在我国古代本名黄梅,相传原本并无芳香味。据说西周鄢国(今河南鄢陵西北)的国君很喜欢黄梅花的艳丽和不畏严寒,却又嫌其不香。所以下令,要全国的花匠限期培育出芳香的黄梅花,否则便要将他们治罪。正当限期将至,花匠们束手无策之际,一位姓姚的乞丐带了几只臭梅闯入了花园,他对花匠们说,将黄梅和臭梅嫁接后即可吐香。花匠们觉得可以试一试,便把臭梅嫁接到黄梅树上,裹上湿土,外用绳子扎好。过了几天,臭梅花苞绽开,果然散发出阵阵幽香。国君看到幽香四溢的黄梅树满园绽放,赦免了所有的花匠。当他得知事情的来由后,立即下令把全国姓姚的花匠都召到花园里当花工。后来,鄢国为郑国所灭,宫廷一片废墟,花园却被保留了下来,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村庄,由于花匠都姓姚,家家户户都种花草,所以这个村庄就叫姚家花园。又因为香黄梅花是这个花园培育出来的,所以有了“姚家黄梅冠天下”的说法。
如今的姚家花园
(图片来自网络)
令人啧啧称奇的是,这则传说中提到的姚家花园至今仍在河南鄢陵县,且该县也正是与重庆静观、湖北保康并称的我国三大蜡梅栽培、欣赏地之一。而那“冠天下”的黄梅品种也的确存在,那就是人们经常谈论的“素心蜡梅”。除它以外,我们目前身边最常见且区别明显的蜡梅品种还有“磬口”蜡梅、“狗蝇”蜡梅两类。
“狗蝇”蜡梅(Chimonanthuspraecoxvar.intermedius)
(摄自北京植物园卧佛寺)
‘狗蝇’蜡梅(Chimonanthuspraecoxvar.intermedius)
(摄自北京植物园卧佛寺)
目前在卧佛寺内盛开的正是‘狗蝇’蜡梅。由于它的花期较早,所以早在一个多月以前,我们就看到了它悄然绽放的身影。而其他品种的蜡梅花期还未到,预计春节前后才可盛开,到那时我们再来一一品评吧。
‘狗蝇’蜡梅(Chimonanthuspraecoxvar.intermedius)
(摄自北京植物园卧佛寺)
‘狗蝇’蜡梅(Chimonanthuspraecoxvar.intermedius)
(摄自北京植物园卧佛寺)
‘狗蝇’蜡梅(Chimonanthuspraecoxvar.intermedius)
(摄自北京植物园卧佛寺)
(信息来源:北京植物园)
儿童白癜风怎么治好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