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植物园
北京植物园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植物园简介_北京植物园地点 > 北京植物园发展 > 北京植物园nbsp寻古探幽流芳溢

北京植物园nbsp寻古探幽流芳溢

发布时间:2016-11-3 16:15:02   点击数:

《北京植物园寻古探幽流芳溢彩》/原题《北京》杂志/原载文/采薇摄影/王慧明周明星

一年一度的北京植物园桃花节,不仅是百花绽放、满园锦绣的赏花佳节,而且融汇了传统与时代文化,是北京春季重要的文化节之一。晨钟暮鼓的千年古刹卧佛寺、一代文豪曹雪芹纪念馆以及“保卫华北”石刻等历史文化遗迹,使北京植物园成为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和寻古探幽的佳境。

位于西山脚下的北京植物园,是以收集、展示和保存植物资源为主,集科学研究、科学普及、植物资源保护和新优植物开发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植物园。园区由植物展览区、科研区、名胜古迹区和自然保护区组成,园内收集展示各类植物1万余品种,多达余万株,可谓名副其实的植物王国。从早春的山桃、迎春、梅花到中期的榆叶梅、桃花、郁金香、海棠、丁香以及五一前后的牡丹等,近百种余万株春花争香斗艳、陆续开放,在桃花节期间可一睹群芳花容。

01火树银花碧玉雕成

满园春色宛如天工

桃源寻芳

丁香千结

丁香园与碧桃园既是一个完整的观赏植物区,又以植物分割成相对独立的两个空间。在林间与园林沿线上,成组团式种植了大片的碧桃、丁香,可谓流芳溢彩。

丁香园占地3.5公顷,种植丁香20余种余株,主要有白丁香、紫丁香、佛手丁香、朝鲜白丁香、垂枝北京丁香、什锦丁香,紫萼丁香等。由于种类较多,每年四五月间丁香花观赏期长达月余。李商隐有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或许在丁香园中,“会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目前,桃花园已展示观赏桃花60余品种余株,是世界上收集观赏桃花品种最多的专类园。园内各色桃花环绕绿茵,登上二层桃花亭亦可俯视桃花盛开的美景。曹雪芹纪念馆西侧的山桃花溪景区,进入了最佳观赏期。数百株绽放的山桃花映衬在青山绿水之间,一泓溪水依山石奔涌而下,桃花长廊与旁边的潺潺叠水相得益彰,相映成趣。游历其间,仿佛进入了世外桃源,令人流连忘返。

赏花观果

色香俱佳

海棠是中国传统名花,是观花观果、色香俱佳的植物,且品种丰富,非常适合专类园观赏。北京植物园海棠园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收集海棠品种最多的海棠专类园,共展示海棠品种80余种多株。园内既可观赏到孤植海棠的万千姿态,也可见识到群植海棠的花团锦簇。

东区富有中国传统古典园林特色,景观布局紧凑精致。借取“绿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阴护海棠”的诗意,建有一座清式风格的小木亭,名曰“乞阴亭”。以亭为中心,鹅卵石铺就的花溪路蜿蜒通向南边的落霞坡和西面的缀红坪。各种形状各异的海棠诗词石刻或立或卧于海棠花丛中,使园内弥漫着浓浓的诗情画意。漫步园中,步随景异。

西区则现代感十足,绿绒毯般的大草坪开阔流畅,丰富美观的海棠品种在这里汇集。在制高点建有一座现代风格的木亭及观景平台,在青山构建的天然背景下,即可观望西区的繁花点点,也可俯瞰东区的梅林盛景,不禁令人心旷神怡。春天一过,海棠枝头就会点缀起累累硕果,颜色形状各异的海棠果实成为另一观赏亮点。

牡丹仙子

五月花神

牡丹园位于卧佛寺路西侧,北接海棠栒子园。园内栽植牡丹个品种株,为北京规模最大,品种、数量最多的牡丹专类花园。牡丹园南入口处有三组山石,六株百年以上的国槐。中部一汉白玉牡丹仙子雕塑侧卧于花丛翠竹中,雕塑附近矗一组山石,上镌“粉雪千堆”四字。园北部有一《牡丹仙子》大型烧瓷壁画,取材于《聊斋志异》中的“葛巾·玉版”篇。书中浪漫的人仙之恋,牡丹仙子的绝美花容至今依旧被津津乐道。

芍药园位于牡丹园西部。芍药被列为“六大名花”之一,又被称为“五月花神”,“史湘云醉眠芍药茵”是《红楼梦》中最美丽的情景之一。园内于西北高坡处建红柱朱顶“挽香亭”一座,并点缀有仿木花架、醉露台等小品。利用地势改造,形成芍药畿、倚红坡和精品赏花区,在较小的面积内,创造了富于变化的赏花空间,展现了芍药花“烟轻琉璃叶,风亚珊瑚朵”的独特观赏性,形成专类芍药园规模。

岁寒三友

幽静雅致

竹子常年青翠,松树经冬不凋,梅花傲雪绽放,具有相同的不畏严寒性格的三者被人们誉为“岁寒三友”。松、竹、梅相依一园,集秀园幽静雅致。

集秀园是以栽培、展示竹子为主的专类园,也称“竹园”。集秀园现收集竹种10余属50多种,分别为刚竹属、大明竹属、赤竹属、矢竹属、巴山木竹属、箬竹属、倭竹属等。集秀园采取自然式布局,运用中国园林的传统手法,与自然景区相间布置,构成园内有园的高雅深邃之感,为静观近赏各种竹类创造了清幽宁静的庭园空间。一亭一池使整座园子精练别致,是全园的主景。

梅园是以栽植、欣赏梅花为主要功能的专类园。它利用樱桃沟三面环山、北阴向阳的独特小气候栽种抗寒梅花20余个品种,有垂枝梅、单杏梅、丰后梅、美人梅、绿萼梅、重瓣跳枝梅等。梅园的建设因地制宜,注重自然美与人工美相融合,并结合周边环境,以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无论是梅花栈道还是梅林小道,皆景色宜人、美不胜收。

中医智慧

神奇药草

中国有着悠久而灿烂的中医发展历史,中医养生智慧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调节人体健康。传说中,神农帝尝百草定药性,使人得以去病。中草药的确有着神奇的功效,是中医治疗的关键药材。

草药园以花境形式集中展示各类药用植物90余种。园区结合《本草纲目》和《药典》,将所栽植药用植物按功效分为8个分区:舒缓神经植物区、养阴润燥植物区、清热植物区、祛风燥湿植物区、舒筋活血植物区、理血植物区、补气植物区和解表植物区,是人们认识和研究药用植物的极佳场所。

科普教育

温室展览

北京植物园以其丰富的植物资源、卓越的园林造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向世人展示着自然与人文的魅力。植物园始终把普及植物科学知识当作首要任务,连续被授予“全国野生植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等荣誉称号。

植物园举办常规科普展览及临时展览,并建立了游客服务网络、科普画廊五处。展览温室兼具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教育、科学研究和植物观赏的功能,是开展科普活动的重要场所。植物园展览温室位于植物园中轴路西侧,展览温室的外观由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以“绿叶对根的回忆”为设计构想,独具匠心地设计了根茎交织的倾斜玻璃顶棚,远远望去宛如西山脚下的一颗明珠。水晶宫般的温室内地形起伏,小路蜿蜒,瀑布飞虹,溪水潺潺,千姿百态的植物形成赏心悦目的景观。展览温室划分为四个主要展区:热带雨林景区、四季花园景区、沙漠植物景区、专类植物展区,分别展示了不同气候带下的典型植物景观。温室展示植物—种,发挥保存植物资源、保护植物多样性的功能。

02深山古寺晨钟暮鼓

红楼梦里百转千回

入山第一胜景殿前二度梅香

位于北京植物园寿安山麓的卧佛寺,创建于唐贞观初年,其前身是大乘佛教唐代禅宗的皇家寺庙兜率寺,后曾更名昭孝寺、洪庆寺、永安寺。清雍正十二年(年)重修后,雍正皇帝赐名“十方普觉寺”,称其为“西山兰若之冠”。

卧佛寺建筑群沿袭唐代“伽蓝七堂”的法式,是中国佛寺早期的一种布局方法。整体分东、中、西三路院落,中路为殿堂院,为全寺的中轴线,东路为僧舍院,西路为行宫院。卧佛寺前后五重殿,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穿过琉璃牌坊,面前是一座白石桥,架在半月形的放生池上。山门殿后是天王殿,天王殿前有一丛古腊梅,这株腊梅植于唐贞观年间,曾经一度枯萎,而后又发出新芽,不仅长势茂盛,而且花黄似腊、浓香扑鼻,所以又称这株千年腊梅为“二度梅”。三世佛殿东西两侧有两株古银杏树,树龄在年以上,挺拔苍劲。传说,这两棵树是为了象征释迦牟尼涅槃于娑罗树下,早年从印度移植来的,因而此树又有“圣树”之称。三世佛殿内,中央端坐三世佛,两厢是泥塑彩绘的十八罗汉。一个个身披袈裟,手捻佛珠,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但东面最南端的一尊罗汉却戴帽穿靴,身着双龙戏珠袍,与众不同,传说为笃信佛教的乾隆皇帝塑像。

三世佛殿后,便是主建筑卧佛殿。殿内卧佛是元代至治元年(年)铜铸释迦牟尼卧像,卧佛头西足东面南,左手平放腿上,右手曲肱托头。这个卧式是释迦牟尼圆寂前的姿势,描绘的是佛陀在娑罗树下向弟子们作最后一次教诲的情景,即佛教故事“释迦涅槃圣迹图”。在铜佛周围,环立着十二尊塑像,是十二圆觉。这组佛像,铸造精致,体态自然。

遥山千叠白云径消磬一声黄叶村

曹雪芹纪念馆位于园内东部,明朝时这一带称黄叶村,清代叫正白旗。曹雪芹晚年著书的“黄叶村”,与正白旗附近的古迹极为吻合。年,在一处老屋的西壁上发现了题壁诗,其中一幅与传说中的鄂比赠曹雪芹的对联基本一致,因此部分红楼梦学者考证此建筑是曹雪芹晚年生活和写作的地方。如今,正白旗一隅将黄叶村艺术地再现,供游人参观、游览。

黄叶村堂前花鸟、门外山川,矮篱环护、石径蜿蜒,小巷幽深、别具风韵。曹雪芹结庐西郊,在黄叶村开始了《红楼梦》的创作,以笔墨逞风流才情。好友敦敏在《赠芹圃》诗中写道:“碧水青山曲径遐,薜萝门巷足烟霞。”可见黄叶村景色之美。如今黄叶村内设有“河墙烟柳”“薜萝门巷”“竹篱茅肆”“柴扉晚烟”等如画美景。为了纪念曹雪芹的文学贡献,纪念馆分别展示了曹雪芹的家世、经历和《红楼梦》的成就、研究及影响。

访经世致用雄才祭自由民主志士

梁启超被公认为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而且是一位在退出政治舞台后仍能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杰出人物。梁启超及家人的墓地位于植物园东环路东北的银杏松柏区内,墓地幽静肃穆,供人们凭吊瞻仰。

年,梁启超入京会试时,适逢清廷割地赔款,他与康有为一起联合余名来京会试的“举子”上书光绪皇帝,提出变法,此即历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年6月,他参加戊戌变法,与康有为合称康梁,成为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逃亡日本。他曾出任北洋政府熊希龄内阁的司法总长,段祺瑞政府财政总长。晚年,他著书立说,执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代表作《饮冰室合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少年中国说》等。年,医院逝世后即葬于西山。

墓地东部为墓园,西部为附属林地。墓园由梁启超之子、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设计。墓园背倚西山,坐北朝南,四周环围矮石墙,墓园内栽满松柏。墓园内北墙正中平台上是梁启超及其夫人李惠仙的合葬墓。墓呈长方形,墓前立着“凸”字形墓碑,阳面镌刻“先考任公府君暨先妣李太夫人墓”14个大字。墓碑、墓顶及供台衬墙,均为土黄色花岗岩雕筑而成,前后连接,浑然一体。墓碑没有碑文,也没有任何表明墓主生平事迹的文字,这是梁启超的生前遗愿,可见其淡泊名利。平台下的柏林中,甬路东侧为其弟梁启雄之墓,甬路西侧为其子炮兵上校梁思忠墓,女梁思庄墓。梁思庄为中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其墓碑的碑座为八册巨书石雕,设计颇具匠心,寓意深刻。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不妨漫步在栈道之上,穿行于林海间,流连在花团锦簇处,欣赏溢彩流芳的自然美景;抑或聆听深山古寺传来的晨钟暮鼓,品味《红楼梦》里的千回百转,瞻仰为民主自由而浴血的先贤志士,敬畏传承不息的人文精神。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邮局发行代码:82-联系+转0

《北京》周刊是北京唯一官方的外宣刊物,

每周出版中、英文版各一期。

秉承“以新闻的立场挖掘和诠释北京文化,

以文化的视角聚焦和解读北京新闻”的理念,

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策划选题,

并逐步形成了特有的融通中外的中国表述,

传递北京声音,讲述北京故事,塑造北京形象。

……到此并未结束……

~~每天奉上不一样的文化北京盛宴~~

据统计

阅读到此的人

%都会做的事儿

就是









































现在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北京白癜风专业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baguanli.com/zwyfz/1738.html

热点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