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明代古银杏黄叶满枝头
年10月26日,北京五塔寺明代古银杏黄叶白果满枝头。五塔寺原名“真觉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白石桥以东的长岸,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现为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所在地。五塔寺内金刚宝座塔前的两棵巨大古银杏,树高达25米,干周长达5米,是明代建庙时种植的,距今已六百多年。
北京北站11月起暂停客运业务清华园站关停
10月25日,一列火车驶出北京北站。记者从北京铁路局了解到,为配合京(北京)张(张家口)高铁北京北至清河段引入北京铁路枢纽工程施工,自11月1日起,北京北站、清河站暂停办理客运业务,“百年老站”清华园站则彻底停止办理客运业务。据介绍,京张高铁是国家规划实施的重点项目,也是北京冬奥会的重点配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确保年全线开通,各标段工程正在有序推进。
北京植物园红路映秋色
日前,不少来北京植物园参观的游客发现,在公园北湖周边出现了一条新修的红色马路,在两旁彩色树叶的映衬下分外美丽,吸引了不少游人拍照留念。昨天,植物园工作人员介绍,建设红色道路是园内景观改造的尝试,希望在保留道路使用功能上,与周围景观融合。
北京植物园,在靠近曹雪芹纪念馆时,发现一条崭新的红色道路映入眼帘。记者在该路段走了一趟,发现路面为防滑的陶瓷颗粒质地,全长约米,宽3米。该路贯穿曹雪芹纪念馆、北湖、树木区,沿路的植被茂密,如今正值秋季,银杏、国槐、枫树等多个品种的树叶相继变色,在两旁彩色树叶的映衬下,红色道路更显分外美丽。
13号线增加清河站
据北京中铁咨询京张高铁设计负责人李智伟介绍,京张高铁设10座车站,其中,清河站将打造成集地铁、铁路于一体的综合枢纽,实现地上铁路线、地下三条轨道线的换乘。地上即是正在建设中的京张高铁,地下就是地铁13号线、9号线北延(昌平线南延)、19号线支线(R3线)。实际上,这也就意味着,已经开通运营多年的地铁13号线,将增加清河站。
此外,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根据规划,正在建设中的地铁19号线将是连接城区与新机场的轨道交通线路,也就是说,如果未来支线建成后与在建19号线对接,那么,京张铁路的旅客通过清河站,有望直接到达新机场。
北京鸟巢半程马拉松
北京鸟巢半程马拉松定于10月30日(星期日)举行。从10月30日7时10分开始至比赛结束,奥体、鸟巢等附近道路将采取临时交通管制。
经市政府批准,北京鸟巢半程马拉松赛定于10月30日(星期日)举行,比赛起点设在奥林匹克中心区景观大道,终点设在国家体育场。
为保障比赛活动的顺利进行,确保赛事交通安全畅通,根据有关规定,比赛期间将对部分道路分时、分段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
比赛从10月30日7时10分开始,沿途路段按时间依次实行临时交通管制,包括景观大道、奥体中路、慧忠路、科荟路、北五环辅路等路段。交通管制路段恢复社会交通时间由交通管理部门根据比赛情况决定。
北京电报大楼钟表启动维修
北京电报大楼顶部的钟表处搭起了绿色围挡,启动维修。据悉,维修期间钟表正常运行。位于西城区西长安街11号的北京电报大楼,大楼顶部钟表的位置搭设有脚手架,外侧由绿色围挡遮挡着,从下面望去,现场并未看到有工人在此作业。据附近的一名交通协管员称,她在此工作一段时间了,钟表大约是10月22日开始搭设围挡进行维修的,可能是因为近期有重要会议所以当天才停工的。
据了解,北京电报大楼是中国第一座最新式电报大楼,是当时全国电报通信的总枢纽。年4月21日大楼动工兴建,年10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大楼俯视为“山”字形,楼上装四面塔钟(钟的直径为5米),气势恢宏,是人民邮电事业的代表性建筑之一。电报大楼的钟声曾是新中国、新北京的重要标志,其营业厅曾为亚洲最大的电信业务综合营业厅。
燕房线年底动车调试
建设中的燕房线已经进入设备安装和精装修阶段。今天上午,记者在星城站内看到,站台层的候车区域,工人正在铺设地面方砖;而轨道区间的一节节短轨已经铺设完毕,一台移动闪光焊机架设在轨道之上,沿着轨行区缓缓移动,将短轨焊接在一起,形成长轨。等完全焊接完毕,列车即可上线进行调试了。
轨道工程的中铁十一局项目总工李艳介绍,由于采取无人驾驶,燕房线的设备安装更为精细。例如一般线路的轨道铺设过程中,铁轨的水平、方向、轨距的误差控制在3毫米之内,并且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精调,而燕房线则需要将这些误差控制在1毫米之内,并且利用精调小车通过电脑调试。
据介绍,燕房线共分两段动车调试,东段为停车场至星城站,计划于今年12月动车调试;西段为星城站至燕化站,计划年6月动车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