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写中国
全国最大的速写社群
年上海国际博物科学绘画展在上海辰山植物园开幕后,速写中国·速写上海也在园方等单位的协助下,举办了植物艺术公益活动--漆具体验。体验活动由漆器专家、速写上海群友、普陀区工匠工艺美术师史调整老师主讲。史老师精心准备的体验课程,所有参与的学友不但学习了中国漆器的相关知识,也都带回了各自的漆画作品,乘兴而归。
一张来自星辰大海的信封--luuyaoo
“Cassiopeia”
五颗螺钿位置和夏天夜晚的仙后座很像,直接取了仙后座的英文啦--Yan
夏天来辰山观星
--Yan
湖中央的金矿--燕Cathy
我的日出印象--Grace
辰山三十六景--凯风快晴天空之湖
--Jessie
本周日,在辰山植物园作个相伴终生的漆器!
漆器--可以一生相伴的手作用品的制造过程
余幅科学绘画在辰山展出!
今年地球日全球宣传主题为“森林与生计:维护人类和地球”;中国宣传主题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速写中国·速写上海为科学绘画展设计的活动,特意选择了有“慢的艺术”之称的中国漆器艺术。
传统漆艺制作漫长而艰苦,制作周期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一件漆艺作品它需要时间去酝酿,需要不断打磨髹漆。因此,课程开始前半个月,史调整老师便开始着手设计了课程,将长达几个星期的工序,压缩在两个小时内,让所有参与的学友对漆艺有初步的认识。
事前的准备工作,制作肌理、漆層
活动开始,史老师讲解了"漆器"的渊源。漆器”是指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在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
中国人以天然大漆为媒介来制造日用器物,最早可追溯到七八千年前。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漆艺发展已达高度水平,漆器从方方面面介入中国人的生活,两汉之际,高古浑穆的红黑两色漆器作为宫廷用具最主要的形式,甚至成为那个时代最显著的文化色彩。此后,漆艺的发展历经唐、宋、元、明等不同历史阶段,从自由华丽到素雅天成再到繁复精致,在在都流露出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尤其是宋以后文人参与制器,以漆来装饰文房家具,愈发突显大漆这种材质的独特审美价值。
史老师说,大漆是制作漆器最重要的材料,是一种从漆树上割下来的半透明天然汁液涂料,既可以保护胎型又可美化器物。中国是漆树原生地、大漆的故乡,也是大漆髹饰工艺的发祥地。漆器的制作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少则数月,多则经年,除了人力之外,天时也必不可少,而这皆因大漆这种天然材料的特殊性。大漆乃采自天然漆树的树液,其开采之艰难有“百里千刀一斤漆”之说。大漆是活的物质,是一种有生命的材料,长时间接触空气漆就会变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漆黑”一词的来历。
史老师讲解漆器的上漆与贴蛋壳、螺钿工艺
在实际动手过程中,学友感受到大漆变化的过程,是生命的有序轮回,运用大漆制作器物,是修心,也是修行。
在互动环节中,学友亲手制作了漆画。大家对于体验讲座内容丰富,现场气氛热烈,效果良好,大家都体验了漆艺的魅力,接触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开拓了视野。
亲手打磨漆画。虽然第一次制作总有经验不足之处,但在细心打磨后,看到自己的第一幅漆画作品,还是令大家雀跃不已。
史老师和学友讲评漆画打磨的注意事项
漆器体验的学友合影
辰山植物园的漆树分布点:
矿坑花园瀑布口(1株)、矿坑花园台地区(多株)、
华东植物区系园(1株)、蔬菜园(3株)
中科院北京植物所植物园的漆树
寿海洋老师一键,认识新画友
速写中国速写厦门
武汉速写客
速写南京
速写杭州
速写成都速写泉州速写上海写生北京
速写临安创意深圳沈阳城市速写绘迹南宁速写重庆速写桂林速写西安速写郑州速写漳州QQ群:速写图书馆学习强国速写客/速写课为速写中国日常运营与新闻发布平台
植物知识协力单位
速写课编辑部赞赏归图文原作者所有,代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