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植物园
北京植物园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植物园简介_北京植物园地点 > 北京植物园简介 > 植物园系列1从植物园情结说起

植物园系列1从植物园情结说起

发布时间:2021-8-30 13:37:05   点击数:

前言

自从我上了研究生的第一堂植物课,新加坡植物园就成为了我在新加坡最喜欢的公园,后来每次去植物园都能收获不一样惊喜。回想起本科的时候,北植也一直是我最喜欢去的地方,但当时没有把心情与感受记录下来,算是一件挺遗憾的事情。所以现在我希望能够通过文字的方式,把我经历过的美好记录下来一部分,同时可以分享一些我喜欢的地方。我计划写一个植物园系列,在每篇推文里分享一个我喜欢的专类园;而本篇是第一篇,我根据自己的观察与知道的信息来阐述是什么塑造了新加坡植物园今天的样子。

植物园一直是我最愿意去的地方,如今还记得,在大一上学期的植物课,罗乐老师带我们去北京植物园,我当时心情超级激动跟开心。无论春秋,北植都有绚烂的时候,绚烂的桃花、梅花、郁金香;绚烂的银杏、黄栌、鸡爪槭。即使是秋天萧瑟的时候,湖边的叶子变成了淡黄色与暗红色,也能让人浮想起在多少年前的秋天,曹雪芹曾居住过在这里;让人心头萦绕的还有任公梁启超长眠于此,眼中的北植便充满了故事性。提起北植也想起南植!当年南植门口的盛开山桃与满园的玉兰让人难忘。无论学习还是游玩,北植总是我第一个心里想起来的地方,我也忘记了自己去过北植多少次了。

北植绝美的秋天自摄?duozz

南植门口的大山桃自摄?duozz

后面大四南方实习我们住在杭州植物园里,从而有了一次被动地与植物园日夜相伴的机会。虽然植物园晚上的寒冷与吃饭的不便让这样的经历算不上是完美的体验,但是日夜出入与在植物园内的实习也让我们短时间内走遍了杭州植物园,植物园内的水杉林与山水园都很好地代表了杭州西湖周边的气质。后面去了广州的华南植物园,与前两个植物园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景象。

杭州植物园的裸子植物区自摄?duozz

华南植物园自摄?duozz

北京植物园()、杭州植物园()、华南植物园()都是国内建设历史较长的植物园,规划与建设的时间也十分接近,距今大约65年。这样的时间跨度让植物园内的很多植物得以成长至较为成熟的阶段,让植物园有了真正的“植物群落”的质感,有他们拥有了城市对应的氛围与气质。与之相比年才建成上海辰山植物园似乎高大的乔木就要少一些,大三夏天去的时候走在里面感受到了太阳的炙烤。

辰山真的好炙热自摄?duozz

上学期的植物课上,Shawn第一次带我们去了新加坡植物园(SingaporeBotanicGarden),后面因为上课还有要完成两个老师的作业,也去了好多次植物园。没来新加坡的时候,我们最常听说新加坡的滨海湾花园与碧山公园,最多还有裕廊湖公园(JurongLakeGarden),对植物园知之甚少。但我来了之后,觉得植物园太棒了,是我心目中新加坡最好的公园。从面积上看,相比于国内的植物园,新加坡植物园还是显得袖珍很多(SBG74公顷,北植规划面积公顷),但在只有上海1/9面积大的新加坡里,新加坡植物园也展现出了它自己的精彩。而与国内植物园相似的是,它也映照出了所在城市独特的气质。

Shawn的第一堂植物课自摄?duozz

新加坡植物园好在哪,怎么好,用文字进行总结概括会显得很宽泛,我想以后用游记的方式来讲述植物园里面那些我最喜欢的专类园并做成一个植物园系列。但是新加坡植物园为什么好呢?在之前逛植物园的时候,我没有细想这个问题,只是觉得一方面这里的热带气候很适合植物生长,另外一方面政府为植物园提供了很多经费。现在仔细想想,新加坡植物园之所以好,应该是有一些可以总结起来的缘由,所以在植物园系列的开篇,我想根据自己所见与植物园官方网站上的信息来稍微讲讲,新加坡植物园之所以“好”的一些支撑条件。

新加坡植物园的大草坪自摄?duozz

01

众多的管理人员与精细化管理

在我们逛新加坡植物园(后面简称“植物园”)的时候,到处都能看到Nparks(新加坡国家公园局,NationalParkBoard)的人员对植物进行管理,包括修剪、贴标签、种植与记录等。根据TheStraitTime的报道,植物园里大约有名工作人员对植物进行维护管理等工作;而其中有的工作人员从18岁开始便在植物园内工作,直至如今57岁。值得一提的是,NUS景观系的主任TanPueyYok在年就在植物园担任AssistantDirector,在年获得康奈尔的博士学位,后来在NUS担任MLA的老师,现在兼任MLA的项目主任和植物园的GroupDirector。此外植物园里超过半数的植物都被挂上了标签或者铭牌,便于进行科普与管理。

竹节蓼的铭牌自摄?duozz

02

NParks+众多事务所参与设计

植物园内部的部分专类园由Nparks委托景观事务所进行设计,尽管Nparks也有自己的设计部门,但是这种由多个事务所参与的共同营造也让植物园有了更多样的风格,让更多的新想法注入这个接近年历史的植物园里。这些由事务所设计的专类园基本上是植物园的更新项目,是植物园的进行内部更新或者对外扩张的结果。其中LearningForest由本地的StephenCaffyn事务所设计,胡姬花园由GustafsonPorter+Bowman事务所设计,最新建成的GallopExtension由安博戴水道设计。Nparks自己的设计与管理也可以被视作植物园的基本盘,保证了植物园的设计水平与日常的管理维护,而Nparks的总部就设立在植物园的中心位置,是我想象中最好的办公环境了(植物园在新加坡市中心位置)。

GustafsonPorter+Bowman设计的胡姬花园?gp+b

StephenCaffyn设计的LearningForest?SCLD

03

悠久的历史

新加坡植物园最早的构想在年由StamfordRaffles提出,在年在现在的位置开始建设,至今大致有年,随后在年被英国殖民者接管。植物园的范围在过去的百余年时间里一直有变化,但这么长的时间跨度也让植物园里的植物有了充足的时间进行生长与演替,从而逐步变成今天的样子;此外,较早地规划也让植物园得以在城市的发展中保留了一块原始的森林(primaryforest),也就是今天植物园内的RainForest。新加坡历史因为城市的开发与耕地的扩张丧失了本地99%的原始森林,同时让植被的土壤变得贫瘠。在这块弥足珍贵的原始森林里保留了新加坡本地的原始物种,成为了植物园宝贵的基因库。这样的历史也让新加坡植物园被评为联合国的世界遗产(UNESCOWorldHeritageSite),而新加坡也只有56年的建国历史。

该书讲述了殖民时期植物园的故事?amazon

Nparks带你看雨林短片?Nparks

04

研究的支持

新加坡植物园除了是对外免费开放的公园以外,也是新加坡最重要的植物与园艺研究机构之一;我在植物园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baguanli.com/zwyjj/1283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