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植物园
北京植物园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植物园简介_北京植物园地点 > 北京植物园简介 > 埃及古墓中的美味油莎草的传奇故事

埃及古墓中的美味油莎草的传奇故事

发布时间:2017-8-30 9:56:00   点击数:

油莎草根茎,俗称油莎豆或地下板栗,英文叫TigerNuts(viaNPR)

前几天看一本讲热带农林资源调查的书《西南热区资源与经济作物开发研究》,其中偶然间看到一种颇为牛掰的植物,名为油莎草Cyperusesculentus。油莎草背后的故事,颇为传奇,值得回味。油莎草原产于地中海地区,这种植物远看就像很普通的莎草,没啥奇特的,但为啥说它牛呢?首先,它的块茎含油量很高,比油菜籽和花生豆还高,含油量达27%左右,味道香甜,俗称油莎豆,糖根果或地下板栗,不仅可以用来榨油,制作奶油,而且油粕可用来酿酒,制作糖果,或作饲料。除此之外,茎叶含有较多的脂肪和糖分,是家畜的优良饲料。用老一辈们的原话,油莎草是一种优质、高产和综合利用前景广阔,集粮、油、牧、饲于一体的经济作物。我勒个去。粮、油、牧、饲都能搞定,不仅可以造纸编织,做药,还可以生吃,炒吃,油炸都可以,听起来简直就是植物界里的神物。读到这里,真的好想一睹芳容,迫不及待地想看看这玩意到底是何方神圣啊。

古埃及墓穴壁画,第一二排展现农民在称量和准备油莎豆(viaNPR)

油莎草这么牛,那为什么没发展起来,并流行起来呢?说来巧的很,我前晚上刚刚看完书本,今天在网上就读到一则关于油莎草种植与利用的历史故事。对于美国和很多地区的农民来说,油莎草现在是个很头疼的杂草,即所谓的入侵植物。油莎草生长很快,竞争能力很强,常常能压制住对手,美国农民对它恨之入骨。然而,追溯历史,油莎草曾经却是古埃及一种重要的农作物,从老百姓到王族都喜欢吃的美食。在公元前15世纪,皇族VizierRekhmire的墓穴中,考古学家发现一副农民们正在称量和准备油莎草根茎的壁画。据考据,当时的古埃及人很喜欢吃这种根茎,特别是贵族们喜欢沾着蜂蜜吃。吃法就像我们现在吃铁棍山药一样,水煮和烤熟后,直接沾蜂蜜,吃法还是蛮独特的,很有风味。从更多的植物考古证据来看,油莎草在年前或更久的时期内,就已经是古埃及很重要的农作物之一。时至今日,埃及的一些地区依然在种植油莎草,保持着人类与植物之间这一几千年的古老传统。

油莎草生长和地下茎的样子图(viawiki)

古埃及人几千年前就开始种植油莎草,那么为什么油莎草没有传播开来呢?直接原因或许很简单,就是油莎草的当产量不高,与麦子或其它作物想比,种植油莎草不够经济。从饮食或其它原因来看,油莎草的利用历史比较奇怪,归纳总结就是“古人爱,今人恨”,到底是什么原因还说不太清楚。人类对油莎草的利用,除了古埃及少数地区依然保持食用之外,地处地中海北岸的西班牙和紧靠非洲的阿拉伯地区也有引种种植。在西班牙,油莎草根茎用来制作一种有名的杏仁露(horchatadechufa),其它地区更多的是以饲草或油料作物引进。中国最早是年从苏联老大哥哪里引进而来的,苏联植物学家首先把它引入北部地区,证明它也能适应温带气候。北京植物园年从保加利亚引入一些块茎,可以说中科院的北京植物园是中国最早研究油莎草的地方。他们对种植方法和产量都做了实验,证明了油莎草在北京也能高产,但就是觉得有点不太好收割,而且当时榨油技术也不行,所以最好还是先当做园艺植物来推广。这或许就是,油莎草在吃货国家没有火起来的原因。时过境迁,一晃眼时间走过了50多年,或许一些地区可以发展种植油莎草。开发出一些特色产品,创造一种独特的饮食风味出来。大家可坐在埃及风格的餐厅里,和几千年前的埃及王族一样,品尝着油莎豆沾蜂蜜的美味。那才叫滋润呢。

油莎草植株图(viawiki)









































北京去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
白癜风早期症状图解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baguanli.com/zwyjj/6851.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