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6日,北京中学摄影社团的四位同学在老师的陪同下走进了北京市植物园。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体会了团队合作,并且也对摄影进行了更深入的了解和学习,开阔了视野。
此次活动主要是利用国庆七天的假期,让同学们走进植物园,对其中的一些人文或自然景观进行深入的探究,更好的了解其中的一些历史,故事等等。本次成果征集以“走进北京植物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为大主题,“框框看世界”的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可拍摄的主题,无论是对于技术还是见识,同学们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北京中学摄影社团——框框看世界,成立于年1月,旨在丰富孩子们的课余时间,培养孩子们对摄影活动的兴趣。社团通过外出拍摄、作品赏析等形式,让孩子们学会发现美的存在,欣赏美方式,留住美的瞬间。
学生感受
沈在:在国庆七天假期中的倒数第二天,我们“框框看世界”的几位成员,一起来到了北京市植物园。虽然当天的天气并不是很好,有很大的雾霾,但是这并没有影响我们的心情。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大家做自己的任务,最后进行整合。又因为我们是个摄影小组,所以我们当然是以这个为主。摄影,就是对光的运用,捕捉。当我们用手中的相机,随时记录下身边的美,回头再看,那定是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因为它虽仅仅是一张照片,却蕴涵着我们当时的思考以及对它的热爱。这也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为我们生活的画布上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因此,虽然我们有的照片并不是很好,但是每一张一定都记载着我们的快乐。
吕婧彤:赏菊——与亲爱滴老师和同学们游植物园有感
不以娇艳的姿色取媚,而是一向以素雅坚贞的品性示人,这就是菊花。也正因如此,它深深地吸引着有着“隐逸之宗”的桂冠的陶渊明。因为这次植物园活动,也让我们这群初中生喜上了花中隐逸者--菊。
在十一黄金周期间,我们一行人来到了植物园感受自然的魅力。秋高气爽,天高云淡,正是天凉好个秋。恰巧,我们赶上了菊花展,所以所幸,一睹菊之风采。
淡黄,浅白,嫩粉,菊之独特,不在乎于张扬夺目的外貌,更在于秀丽淡雅的内在。植物园内,一盆盆,一簇簇,无需雕琢就可以美得恰到好处。在植物园菊花展中,有人拿着重重的单反,支起三脚架,有人用自己的手机,再进行慢慢调试。当然,也有不少的游客选择了用自己的双眼感受菊花的魅力。这无一不是向我们诉说着菊花独特的高贵。虽没有牡丹的艳丽,没有莲花的圣洁,更多的,透过它那不太瑰丽的外表,你看到的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生态度,是如同山中隐者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岸骨气”,洁身自好,顽强挺拔,秀丽淡雅的的内在,这正是我们初中生所需要的,也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
同晨间来时一样,你还是你,还是花中无可替代的隐逸者。不过,在我心中,对你的认识已不再是原先那样如此的简单与浅薄,从初识到爱上,一切,都还未完待续……
赵天琪:框框中的世界,你眼中的世界
这次活动并非那么正式,但仍是让我很紧张,尤其是面对几位摄影高手。去往植物园的路上,我就不断地在想该怎样才能拍得更好。可直到活动开始了,我才发现我想的一切都是多虑了。
没有主题的限定,没有技术上的标准,更没有直接的对比,一路上气氛轻松而活跃。但是有说有笑的同时,每个人也都没有忘记身边的一草一木,双眼环顾着四周,寻找着最美的角度。时而便会有人突然停下来,端详了一番之后便拿起相机记录了下来。这并非是来之前便计划好的,而是在路上偶然发现的那一道亮丽的风景,可能就是那一秒钟的灵感促使着我们按下快门。
这或许正是摄影的魅力。就算曾经思考得多么缜密,都不如刹那的触动更加精彩。午后透过树叶的阳光,花瓣上点缀的露珠,操场上奔跑洒下的汗水……无一不是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的美丽风景。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拿起相机,这并非是那些善于构图、技术控的专利。拿起相机不是为了拍照而去拍照,我们拿起相机是因为生活中总有扣动心弦的画面,假若仅仅留在记忆中总会被时间抹去,而图片就是最好的记录方式。如果说的再深刻一些,如果不只是停留在“记录”上,那么不如说摄影就是对美的一种追求,只有细心观察、愿意把灵感付诸于行动的人才能尝到这其中的美妙。
余佳奥:在这样一个雾蒙蒙的早晨,我们在植物园门口集结。趁着假期还未结束,来一处清新的小园,感受泥土的清香,也是蛮享受的。穿过斑驳的林间小道,诗一样的雾气忽地涌上来,真像是梦中的蓬莱。斜挎着相机,几个伙伴懒散地搭着话,不时发出惊天的笑声。这就是我们的一天。
很喜欢框框看世界,很喜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喜欢在这样一个平静的日子走出来,不做别的,只是绕着园子转上一圈,开几个玩笑,拍几张照片,记录永恒的瞬间。这就是我的一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