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暑假,是已育青年教师每年都要过的坎。
平日里一直和本科生研究生打交道,探索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奥秘,感觉自己能改变世界。
一放假,就不得不回家面对不按套路出牌的学前教育,并被神兽折磨到怀疑世界。
去年暑假,我被爆棚的母爱蒙蔽了双眼,觉得包崽浑身上下散发着神童的气质,说什么也不能让包崽输在起跑线上,于是给她报了一年的早教课程。(请见《从事高等教育,搞不定学前教育》)
如今,已经一年了。
包崽,野生助教
包崽一开始是上音乐课,基本上就是我跟着老师唱得很嗨,她绕着教室跑得更嗨。虽然孩子的开心最重要,但是毕竟包崽上一节课的课时费,需要我讲好几节课才能赚回来,每次来都这么转圈跑也不是个事儿啊。
于是上了半年音乐课之后,我决定让包崽去上美术课。一方面,培养包崽静心钻研的能力,像她妈妈一样做一个安静的女纸;另一方面,每节课都能带回去点作品,也算是给父老乡亲一个交代。
这一年,包崽学到了多少,我不知道。我自己,倒是大开眼界。
比如,你们知道,一个2岁的小孩,会出现在教室的什么位置吗?
她可以出现在教室的正中间,成功抢了老师的风头——
可以旁若无人地一次次从老师面前走过——
可以出现在窗边,转栏杆、钻栏杆——
可以在桌子底下——
甚至,可以在水桶里——
至于画画,大艺术家的创作是不需要笔的——
甚至,也不需要纸——
后来我意识到了,包崽仿佛一直把自己定位为“助教”。
她执着于把玩具归类、放整齐。有一次,在老师要求收拾玩具后,一个小男孩从包崽收拾好的玩具盒子里拿走了两个玩具不放回去,便被包崽追到角落、迫不得已把玩具放回到了盒子里。
她还会重新规划教室的布局——
休息环节,自己不睡觉,监督别人睡觉——
如果遇到课上到一半想出门的小朋友,包崽会死死防守在门边,掌控门把手大权——
当然,包崽还是非常熟悉自己的任务的。
每节课结束前都有一个分享环节,每位小朋友都要在大家面前介绍自己的作品。
包崽对别的小朋友的介绍不感兴趣。每当一个小朋友介绍完,大家开始鼓掌,包崽就跑过去,站在老师跟前等老师叫她的名字。如果老师叫的不是她,包崽就扭头继续在教室里跑。
如果被叫到了,包崽介绍完自己的作品,每次都会像终于完成了一项任务一样,大叫一声“好咯”,然后继续在教室里跑。
连最后的拍照环节,也从一开始的被迫营业小白——
发展成后来的表情管理大师——
老母亲,技不压身
我每次上课都提心吊胆的。
由于每一次开门,都有可能让包崽瞥见门外的滑梯、夺门而出,我非常非常害怕那些带孩子来上课的爸爸们——他们经常迟到、急匆匆坐下来听了两分钟后又要急匆匆起身离开,因为老师指出:这位爸爸,你家宝宝是隔壁班的哦……
我更担心包崽给大家带来麻烦,导致小朋友们不喜欢她。好在我掌握了一个窍门——上课前给包崽画好多好多小猪佩奇。只要家长给孩子画足够多的小猪佩奇,孩子绝对能成为全班最受欢迎的崽。
如果还是觉得不放心,那就给每个小朋友都画一只小猪佩奇……
终于,包崽为期一年的早教课程要结课了。
虽然包崽把所有课程都上成了体育课,但老母亲我不仅学会了唱MusicTogether的Bongos系列和Bells系列,还学会了用各种道具做手工,并以最快的速度画小猪佩奇及其亲属。
都说早教教的是父母,我以为这句话的意思是,早教的目的是教会父母如何教小孩。没想到,早教课上的这些内容本身,就已经让我收获颇丰了呢。
当然,让我欣慰的是,包崽对上学这件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次上课前都很期待,下了课还要举着作品,兴冲冲地展示给街坊邻居——
还在课堂上结交了几个好朋友,下课后会跟过去蹭吃蹭喝蹭故事,不把自己当外人——
但早教的bug就在于,你没办法判断,这是孩子自然成长的过程,还是早教真的在起作用。
那么“双减”政策对早教会有什么影响吗?
反正在包崽这儿没什么负担,上什么课、怎么上课都是——哎,就是玩儿!
彩蛋:对了,前些天包崽突然对家隔壁的英语机构非常感兴趣,就去试听了一节课。一上来就教congee、dumpling、steamedbuns这种高难度词汇,我懵了,只想快点逃走。但包崽很开心,指着饺子执着地叫姥姥、姥姥。莫非,刷课这种事,还真能上瘾?
相关推荐之#老母亲日记系列#怀孕日记:丑生产日记:疼隔离日记:闹陪读日记:追
亲子游:大连
亲子游:北京
亲子游:上海黄金周·闯关亲子游:上海黄金周·躺平亲子游:上海辰山植物园亲子游:上海海洋水族馆为母则刚?掀了这碗毒鸡汤!我的爸爸不过节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往期目录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