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期
一段时间的白加黑之后,终于迎来了国庆长假,小灰灰打算抽空补一补草药的功课,于是决定去北京药用植物园看看,听说那边是草药爱好者的天堂。
和家里领导请好了假,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地铁加公交,终于来到了心驰神往的药用植物园,但……
居然闭园了,好吧,计划总有赶不上变化的时候。晒张门口大照片,幸好植物还不算太远,就去那里逛逛吧。
又是经过一番折腾……这个时节正是香山的红叶季,一路堵,终于到了植物园,已经是午后了,话说我中饭还没吃呢--!
植物园花团锦簇,还有菊花展,大门口的景色很漂亮,必须赞一个。
进入景区,植物园很大,这次决定绕着大圈走,一般边边角角的地方草药多一点。
在水生植物区,首先发现的是慈姑以及浮萍:
慈姑,泽泻科慈姑属,属于药食两用的作物。主要食用部位是球茎。慈姑性微寒,具有散热消结祛瘀的作用。瘀和结,主要是指身体不该长的地方长出了东西,像结核,肿瘤,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等,甚至血液过于粘稠,血脂偏高都属于这个大的范畴。现代人饮食结构不合理,吃的荤腻过多,容易三高;环境质量下降,又容易诱发结核病和肿瘤,所以现在慈姑很受欢迎,主要的作用就是起到一个消解的作用,把那些不该长出来东西清理消解掉。所以说,凡是具有消结祛瘀性质的药,对结核病,肿瘤,以及血脂偏高是有一定预防和治疗作用的(天南星科、泽泻科都有类似的功效,通俗地讲,就是块茎类的食物,如芋头,荸荠,慈姑)。
浮萍有很多种,但功效基本相同,具有清热解毒发汗的作用。图片里的浮萍是无根萍,据说这家伙创造了几个世界纪录,世界上最小的开花植物,世界上花最小的植物,果实最小的植物。
这个是蓼科红蓼,即是一种漂亮的景观植物,也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一般可用于小儿脾胃虚寒引起的腹泻以及疟疾,和其他祛风除湿药搭配,也可以用来治疗风湿痹痛。
上图是菊科蒲公英,植物园里有很多,去的时候还碰到几个阿姨在挖蒲公英。蒲公英也是药食两用的,大家都比较了解,不多说了。
这是菊科野菊花,味苦、辛、凉,具有较强消肿清热作用,民间也用来泡水治疗高血压病,不过比较苦寒,喝多了容易伤胃。
这是山茱萸科的灯台树,也是第一次见到,树皮,叶入药,具有消炎镇痛的作用。
上图是卫矛科的丝棉木,树皮很有特色,网纹状沟裂很深,工人体育馆北门有一株。枝叶和根皮入药,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的作用。
这是蔷薇科倭海棠,很矮的灌木,枝条带刺。果实有一股奇特的清香,闻起来真的非常棒。有和胃化湿,舒筋活络的作用。
这个是禾本科芦苇,全枝入药,芦花止血,嫩茎是中药苇茎,根是中药芦根,都具有清热生津的作用。
这个是菊科紫菀,具有温肺,祛痰,止咳的作用。
这是桔梗科桔梗,也是药食两用的。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的作用,朝鲜半岛也用腌制做凉菜。
这是菊科的蓍草,有祛风止痛的作用。长得有点像胡萝卜,是多年生的草本。为什么叫蓍草,就是草字头下面一个耆,孔子说:蓍之为言耆也。老人历年多,更事久,事能尽知也,所以蓍草也用来占卜。
这是蔷薇科龙芽草,中医也叫仙鹤草,全草入药,具有较强的收敛止血的作用,民间和老母鸡一起炖,用来治疗虚劳脱力。
这是唇形科的藿香,叶子有奇特香味,藿香大家都比较熟,不多介绍了。
上图是菊科牛蒡。牛蒡也是药食两用的,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和经济价值,是一种很健康的食品,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都有一定的作用治疗和保健作用。
上面叶子小小的是报春花科过路黄,也是药典收录的正品金钱草药材,对治疗各种结石疗效比较显著。
最后一幅是灯心草,原来曾经介绍过一次,不过认错了,把水葱认作了灯心草,误导了大家,十分地抱歉(下图是水葱,引用中国植物图像库的照片,这里的图片比较规范,可供学习参考白癜风专科医院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