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植物园处于山前极贫水区,缺水问题始终制约着植物园的发展。同时,植物园周边三面环山,每到雨季山上下来的雨水便白白的从植物园内的排洪沟内流失。为此,北京植物园从开始雨洪收集工程,工程的整体思路就是,将主排水沟所在汇水面积内的雨水拦截下来,调节蓄水和枯水季节的植物灌溉用水问题,从水系治理上提出这样的想法。植物园在园址的自然汇水区域内,利用河滩地在原有的水库、河道、小型人工湖基础上进行蓄水工程建设,修建出多个人工湖。主要用于蓄积樱桃沟和碧云寺等沟谷汇集的雨水。目前园内水域面积约为7公顷,蓄水量能达到10多万立方米。
今年7月,北京地区雨水较多。大雨过后,植物园里有的地方流水潺潺,有的地方泉涌飞瀑。水流源源不断流入人工湖中。使得北京植物园收集了约5万立方米的雨水,这些雨水既能营造优美的自然景观,又能用来浇灌植物园的植物,可谓一举两得。
除了修建人工湖外,北京植物园还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强雨洪利用。
1、樱桃沟景观提升过程中,修补了樱桃沟水库大坝,增强了水库蓄水功能。
2、在植物园多处区域更换透水铺装,便于雨水渗透(已铺设平米,占园内道路面积的62%)。
3、生产温室改造方案中,设置了雨水收集池。建设下凹式绿地,尽可能涵养水源,收集雨水。
4、将和平月季园原有坡地,改建为台地园,减少浇水量。
5、卧佛寺坡道增加复合渗水透气井,增加雨水的利用,促进古树保护。
雨洪改造,让我们继续努力,共建生态家园!
丨照片拍摄:陈雨、王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