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种子爱玩儿汇,总有好玩儿在里面。
阳光空气好,一起去郊游!
读图有点慢哦,等一下,更美好^_^
===============================
这个周末天清气朗,温暖宜人。有没有想过放下尘世的纷繁芜杂,收起纸醉金迷,把自己投入禅院檀香的清幽飘渺之中。面对苍松古佛,领悟“得大自在”的真谛:心大了,烦扰就变小了。
漫步山林,释放自然的天性,不用把思考当做负担,妙有真空。游罢再清理一下肠胃吧,素斋何尝不可?一箪食,一瓢饮,不堪其忧,不改其乐。
1、潭柘寺(门头沟)
非它莫属:北京最古老的寺庙
非看不可:流杯亭、神石鱼、帝王树、毗卢阁
潭柘寺素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民谚,平日里香火“很旺”。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年),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但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民间一直称为“潭柘寺”。
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周围有九座高大的山峰呈马蹄形环护,形成一峰当心,九峰环立的独特景致。寺内古树参天,佛塔林立,殿宇巍峨,飞瀑流泉,更有翠竹名花点缀期间,环境极为优美。
潭柘十景
平原红叶、九龙戏珠、千峰拱翠、万壑堆云、殿阁南薰、御亭流杯、雄峰捧日、层峦架月、锦屏雪浪、飞泉夜雨。
潭柘寺二宝
宝锅:天王殿前有一口铜锅,直径1.85米、深1.1米,是和尚们炒菜所用。此锅原在东跨院北房西次间,那里还有一口更大的锅,直径4米、深2米,一次煮粥能放米10石,需16个小时才能煮熟。
石鱼:潭柘寺观音殿西侧,龙王殿前廊上有一石鱼,长1.7米、重公斤。传说是南海龙宫之宝,龙王送给玉帝。后来人间大旱,玉帝送给潭柘寺消灾。据说石鱼身上13个部位代表13个省,哪省有旱情,敲击该省部位便可降雨。寺中的石鱼为后来复制的。
潭柘寺的传说
传说当年佛教华严宗高僧居住在幽州城北,找幽州都督张仁愿求潭柘山嘉福寺附近之地建寺。张仁愿把地主叫来协商,地主吝啬,不愿割让。华严祖师取出盖蒲团的毯子道:“割这一毯之地可否?”地主一看毯子只有巴掌大,就答应了。华严祖师把布毯往空中一抛,布毯越来越大越来越大,不一会儿便遮天蔽日。地主面如土色的喊:“够了,够了!”华严祖师说:“落”,毯子落下来,盖住了好几座大山。而后华严祖师就在此重建寺庙,因后山泉水丰沛,故名“龙泉寺”,民间则称“毯遮寺”,后经千年逐渐演变为“潭柘寺”。
营业时间:夏季8:00-17:00,冬季8:0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