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植物园
北京植物园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植物园简介_北京植物园地点 > 北京植物园资讯 > 颜小孩在路上辨百草识毒株,险途寻趣

颜小孩在路上辨百草识毒株,险途寻趣

发布时间:2018-2-22 22:47:14   点击数:

Saying:大家对于植物的印象是什么呢?对我来说,从小听到的神农尝百草、土著用草药敷伤口、植物入中药等故事,对植物都是抱着可治病救人的正面印象,但是,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植物都是有毒的么?

“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植物已经掌握一些巧妙的‘防身术’以抵御饥饿的动物,其中包括致命神经毒素、能够刺穿汽车轮胎的荆棘以及强大的消化酶,”美国有毒植物研究专家艾米·斯图尔特表示,“在世界各地,有不少植物是含有有毒物质的,不慎接触到,可能会引起不适、疾病甚至死亡。”

那些年,我们在路上遇到的毒植物

“在旅途中你有没有遇到过有毒的植物?都有什么故事?”当我把这个话题抛给我的一群喜欢旅行的好朋友时,大家立刻你一言我一语地炸开了锅,分享着旅途中充满刺激和诡秘的见闻。

“台湾屏东县三地门附近有个原住民文化园区,里面种植了许多台湾山区的植物,其中种了一排有毒植物,叶片和茎干上长满了毛刺,人的皮肤要是碰到了会痒会麻会痛,得哇哇叫好一阵子,当地人叫它‘咬人猫’。要不同行的人提醒我旁边的解说牌和警告的标示,我估计那天就被‘咬’。”

▲“咬人猫”是台湾很多地方俯拾即是的草本植物,茎叶覆有尖锐的“焮毛”,“焮毛”是一种巧妙的天然注射器,一旦碰触到便会将植物中的“蚁酸”注入到皮肤内,令人疼痛难忍,灼烧感至少会持续半天到一天才会渐渐消失。

“我在巴哈马旅游的时候有看到一种树,据说是世界上最毒的树,叫毒番石榴树。当地政府就拉起红带警示路人,防止行人靠近,受到伤害。这种树的果实形似苹果,体积较小,绿色的,看起来好像很可口,但只要小咬一口,食用者就要立刻被送入急救室。如果树液滴到人的皮肤上时,就会像硫酸一样腐蚀人的皮肤。更可怕的是,下雨也不能从树下经过,因为从树干上流下的雨滴不但不能稀释毒液对人的伤害,反倒会混入毒液,最终扩大灼伤面积。”

▲在加勒比海区域的海滩上可以看到这种世界上最毒的树——毒番石榴树。

“我在新加坡吃到一种娘惹菜,叫做印尼黑果焖鸡。印尼黑果是一种产自印尼的果实,黑黑的,扁圆形,有棱角。招待我们的土生华人告诉我,黑果生吃是有毒的,因为含有氰化物,而去毒的过程相当繁杂,将果实在水里浸泡至少三天,然后在沸水里煮三个小时,才可以释放氰化物。华人朋友还提醒我,用一个类似粗牙签一样的金属工具去掏果壳里面的果肉来吃。那果肉黑乎乎的呈酱状,微酸、微辣,香醇且有回甘,相当独特。把这种黑果酱汁拌上白米饭来吃,一碗饭一下子就进肚子里去了。新加坡人都知道印尼黑果有毒,但是菜市场都有卖,很多人都吃,大概就像河豚一样吧,虽然明知有毒,但是美味还是让人抵挡不住。”

▲印尼黑果的果实有毒,必须经过复杂的发酵处理,最终才能入菜。著名的娘惹美食——印尼黑果焖鸡在新加坡很多餐厅都可以享用到。

“我到了墨西哥才知道,从种植到采收龙舌兰草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可以发酵成为酒精的糖来自龙舌兰草的鳞茎,当地人称为‘心’,而龙舌兰的叶子不仅具有苦味,如果误入酿酒流程,会给最终的酒带来不非常愉悦的口感。不仅如此,龙舌兰的叶汁本身有毒,可刺激皮肤,动物持续服用甚至可以致死。因此,处理龙舌兰草时必须格外小心,需要彻底切除草叶。”

▲从种植到采收龙舌兰草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只有彻底去叶留“心”后的龙舌兰,才可以用来酿酒。

“在亚马逊雨林中徒步才叫真的惊心动魄啊,各种奇怪的植物闯入眼帘,枝干布满铆钉刺的树、有无数条“腿”的会走路的树、几人张臂环抱也围不过来的木棉树、树皮像长了红斑的解毒树……我走得有些累了,正要伸手扶一棵普通的树,当地土著向导一声惊呼道‘别碰它!’原来,这棵发音类似于‘卡达哇’的树是雨林里有名的毒树,人只要触摸到其树皮剥开后的鲜活部分,皮肤会瞬间红肿、瘙痒,甚至溃烂。当地人因地制宜,利用这种树的毒性来防蚊、捕鱼、狩猎、造船等。”

▲亚马逊的雨林里潜伏着一些默默无名的高手,这些植物平时很少抛头露面,然而一出手,就是刀光剑影,见血封喉。

跟着专业人士“识毒”

说到有毒植物,我脑海中立刻出现的画面是一株留着白色乳状液体类似仙人掌的植物。那是我第一次看美国探索频道的节目《荒野求生》,英国冒险家贝尔·格里尔斯独自一人被扔在了纳米比亚沙漠,他在沙漠腹地行走,突然画面中就出现那一丛丛类似仙人掌的植物。“你可能以为这是一颗仙人掌,其实,这是大戟,这玩意可是致命的。”贝尔一边说着一边走向一株植物,掏出小刀在植物上划了一下,三角形的植株流出了乳白色的液体。“你看,白色乳状液体。不管你在哪里,请记得,有一条规则是通用的,看到任何白色乳状的树液,你都要保持距离,”贝尔很严肃地说,“曾经我们摄制组有人沾了一丁点儿在手指上,后来他出了汗,随手擦了一下前额,弄了一点进了眼睛,差点就把眼睛弄瞎了。就算是枯死的大戟仍然很致命,我听说有几位游客曾用这种枯枝来生火,毒素渗进了烟雾中使他们的食物中了毒,第二天早上这16个人全部被毒死了。”贝尔一边说着一边离开了这些植物,屏幕上只留下被划开表皮的大戟流着汁液的画面,而我也深深记住了“要远离白色乳状树液”的生存法则。

▲纳米比亚沙漠上貌似仙人掌的致命植物——大戟。

正如贝尔一样,旅途中的当地向导和专业人士经常能给我们一些识别有毒植物的有用常识,一定要竖起耳朵好好听,说不定能救你的命。沙漠里几乎寸草不生,偶尔见到的植物却可能暗藏剧毒。生活在撒哈拉沙漠的柏柏尔人自有他们的生存之道:“无论你在沙漠里多么疲惫和饥饿,如果这种植物连骆驼都不碰,那请离它远点。”比如撒哈拉沙漠里常见的牛角瓜,它有大片叶子,果实看起来像牛油果,但就连最适应沙漠的骆驼也不敢吃这种果子,所以你千万别碰它。

▲在撒哈拉沙漠土生土长的柏柏尔人的生存哲学是:如果这种植物连骆驼都不碰,那请离它远点。

在欧洲,蘑菇丰收季节总有许多人会遵照老祖宗的传统,周末携家带口去森林采摘新鲜蘑菇入菜。有别于猎狐季节的喧嚣枪声和猎狗吠,采摘蘑菇安静惬意,充满了发现的乐趣,因此被法国人浪漫地命名为“寂静狩猎”。在“寂静狩猎”的教程中,越是鲜艳漂亮的蘑菇越有毒这种说法并不靠谱。更科学的识别方法应该是:大多数有毒伞菌,表面或者伞底会有发散状的纹路和腮状物。相对而言,平扁、光滑或者表面有呼吸孔的菌类,安全性更高。“如果你不确定蘑菇的种类,最好不要去吃。”这是“寂静狩猎”不中毒的最高准则。此外,法国的采蘑菇俱乐部也建议游客,如果想体验“寂静狩猎”,可以请专业的“蘑菇向导”。向导们熟悉许多菌类,他们靠小口咀嚼生蘑菇,或者在蘑菇伞面上洒盐,就能分辨大多数蘑菇的毒性。

▲在欧洲,蘑菇丰收季节总有许多人会遵照老祖宗的传统,周末携家带口去森林采摘新鲜蘑菇入菜,法国人浪漫地称之为“寂静狩猎”。游客如果想要体验,可以请专业的“蘑菇向导”

此外,不少地方还有由专业向导或者专家带队的体验营可供游客参加和学习。加拿大安大略省旅游局的市场推广经理冯晖介绍道:“阿冈昆省立公园是安大略省最负盛名的公园,现在‘阿冈昆野外生存体验营’已经接受预定,游客可以根据季节主题和个人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在‘探秘野生植物’主题中,游客可以跟随植物学家,学习识别花卉、草药、野外食材和有毒植物,了解人类和动物如何利用这些植物,在赏心悦目的同时,了解自然的奥秘以及掌握户外远足的必要安全常识。”

▲在阿冈昆野外生存体验营里,可以跟随植物学家,学习识别花卉、草药、野外食材和有毒植物,了解人类和动物如何利用这些植物。

Tips/

阿冈昆野外生存体验营









































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
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baguanli.com/zwyzx/7619.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