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27日、28日,北京植物园举办了年度专业技术人员学术交流会。本次交流会由我园专业技术委员会、工会及科技科共同举办,共有34位技术人员做了交流汇报,主要涉及植物引种、杂交育种、园艺布置、园林设计、科普展览、植物文化及历史文化等多方面,近百余人次听取了汇报。
举办交流会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增强其学习、创新、竞争及表达能力为目的,从而为其提供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交流平台,对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部分技术人员报告内容摘要浅谈常见栽培植物名称的规范使用
权键北京植物园植物研究所
摘要:植物园是栽培、保存、展示多种多样植物的主要园地,也是开展植物科学知识普及教育的理想场所。在植物园和其他公园、绿地,常见的植物都属于栽培植物。为了便于人们认知植物,管理人员通常会在植物上或者周围设置一些科普解说牌,无论哪种形式的牌示,上面都少不了植物的中文名和拉丁学名。植物名牌是游客认识和了解植物的第一步,作为一个专业的植物园,准确地书写植物名称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名称,不仅包括中文名称,而且出于专业交流的需要,正确地使用植物拉丁学名也是不可忽视的。本文参考有关法规,针对常见植物名称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和一些关键性概念进行梳理,列举了一些植物名称的常见错误和正确写法,以期为植物专业研究、交流提供参考,促进栽培植物名称的规范化使用。
浅谈北京植物园苦苣苔科植物展
王苗苗北京植物园温室中心
摘要:年9月北京植物园成功举办了国内首个苦苣苔科植物展,之后上海植物园、深圳仙湖植物园也纷纷举办了苦苣苔植物展。本文解析了北京植物园举办苦苣苔植物展的原因,对苦苣苔科植物概况、北京植物园苦科植物收集与展览情况、及常见苦苣苔科植物进行了介绍。国内苦苣苔园艺水平较之国外存在很大差距,合理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苦苣苔野生资源,开展育种工作,培育出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园艺品种,为国内国际花卉市场注入新鲜血液,将是各大科研院所、植物园、花卉生产商共同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6种蔷薇属植物花粉的扫描电镜观察
崔娇鹏北京植物园植物研究所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产和国外产的共计6种蔷薇属植物的花粉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对它们花粉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探讨了不同种类蔷薇属植物在进化过程中的亲缘关系和地位,并结合已经发布的蔷薇属植物花粉的形态信息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旨在为蔷薇属植物的物种分类鉴定提供借鉴。
丨信息提供:科技科
丨照片拍摄:王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