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将共同举办的“首都文旅融合发展高端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及北京市十六区文化和旅游局等相关单位领导受邀出席,同程文旅CEO王凯应邀出席。在论坛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厉新建教授主持发布了由同程艺龙与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联合撰写的《北京文旅消费大数据报告》(下称《报告》),分析了北京市文化及旅游产业的增长趋势,基于同程艺龙大数据分析了北京旅游及文旅消费用户画像及需求规律,展望了在新媒体时代北京文旅事业的发展趋势。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厉新建
一、北京文旅产业规模
1.1北京旅游业发展趋势
北京文旅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年度北京市旅游总收入为.2亿元,同比增长8.3%,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万人次,同比增长4.5%。纵向来看,北京市旅游总收入增速自年以来基本在9%以内,增速放缓趋势明显。年至年各年度,北京市旅游总收入增速均低于全国旅游业大盘(假设统计口径相同)。
公开统计数据显示,自年以来,北京市年游客接待量(国内外游客)增速一直在5%以内,增速同样低于全国旅游业大盘(假设统计口径相同)。
1.2北京市核心旅游区(点)发展趋势
北京市核心旅游区(点)集中了北京文旅产业的众多优质IP,其增长情况反映了当地文旅事业的发展趋势。
北京市文旅局统计数据显示,年至年度,北京市旅游区(点)的收入由万元增长至.1万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8%。年度北京市旅游区(点)收入增幅为近十年来最低,仅为4.9%,首次跌破5%。
游客接待量方面,年北京市旅游区(点)的游客接待量为.1万人次,同比增长4.4%,增幅为年以来最大。总体来看,北京市旅游区(点)的游客接待量自年以来一直处于低增长状态。
年度北京市旅游区(点)的门票收入为.8万元,同比增长1.6%,门票收入占比为58%,为近十年来最低水平,这与重点景区门票价格的下调有一定关系。近十年来,北京市旅游区(点)的门票收入占比稳步下降,主要原因在于旅游区(点)范围内商品及服务销售收入的稳步增长。
根据北京市文旅局统计信息,北京市核心旅游区(点)的年度游客客均收入贡献(ARPU,即每位游客贡献的收入)自年开始一直处于稳步增长中,年度的客均收入为27.88元/人,为近十年来最高水平。客均收入贡献的提升主要得益于旅游区(点)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以及文旅商品创新所带来的销售转化率的提升(例如故宫文创商品及服务等)。
1.3北京地区文旅资源概览
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和世界著名文化古城,北京市拥有极其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据北京市统计局、文物局和文旅局治疗白癜风最新方法北京医院看白癜风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