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青蜓一直到我梦里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个小的事件里有一个我,我的每一思念里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老舍《想北平》
北京·Peiking
西直门桥
住在北京CBD旁边,近年来三里屯时尚气息愈来愈浓,喜爱新旧文化的交融,也怀念逐渐逝去的年少时光。作为一个打小儿在北京长大的孩子来说,红墙绿瓦青石充满了童年的记忆。或许在很多人心中北京城作为皇城也不过如此,对于赶巧抓住旧时传统文化末端,应21世纪而生的我来说,高墙宫阙中皇家气息早已深深渗入土壤之中,融入到寻常百姓家。
四合院里的孩童出门玩耍
学前班豆丁大的我便与北京植物园结下了不可忘怀之情。春天常去牡丹园、芍药园、海棠园、月季园观赏。在一树树花开下追逐蝴蝶。依稀幼时与家人游园,曾慕名到过曹雪芹纪念馆,却忆不起些许细节。直到中学秋游时,与四五伙伴寻着路绕进了曹雪芹纪念馆,却见秋风萧瑟吹动院里的残枝败叶。见此景不知理当遗憾还是庆幸,改日春来再访。
曹雪芹纪念馆旧照
胡同里的鸽哨,公园里遛鸟的大爷,天桥上斗蛐蛐的伯伯,街边烤红薯的大叔,师傅蹬三轮车吱呀的转,茶馆说书先生的醒木,京剧名伶的一颦一笑······
我爷爷、我父亲、我都是玩着滚铁圈长大的,摸瞎子、跳房子、丢沙包、跳皮筋、弹玻璃球······上小学时忒爱玩,也不知道我太爷爷有没有像我们仨一样享受这些童年悠哉时光。小时候总觉得蛐蛐、蝈蝈和知了在夏夜里是最为恼人的存在。可不经一想它们又给受不住烈日烘烤的我带来多大的乐趣。
画中孩子们正在斗蛐蛐
中学时为了画一幅心目中诗意的画,时常一趟又一趟地往城南琉璃厂跑。荣宝斋、戴月轩、一得阁······红星宣纸四尺一刀、狼毫、兼毫、墨汁颜料,足够少年的我欢天喜地,遂铺上羊毛毡开始修身养性。菊花?梅花?牡丹?还是那阳台上的兰花?选择太多了,干脆全画下来好了。
琉璃厂文化街
上次闲逛故宫时遇见了好多好多的猫咪。小崽儿还盘在我脚边喵喵的叫着。那种慵懒惬意,感觉时光在它身上静止了。可惜没想到上次跟它到的再见,没想到竟是永别了。据说猫走后下一辈子就会变成人。不知来时转人后是否会在故宮遇见,那时一定要好好叙叙旧。故宫里小崽儿的身影
(全文图源网络)
我还有很多故事,待慢慢叙来。
白癜风用仪器治疗白癜风有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