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四轮学科评估开始,浙江大学的表现,就已经和其他华五拉开差距了,11个a+学科,超过“复交”总和,甚至将近南大的四倍。
这么优异的成绩,却被人说成“大而不精”,真是可笑。
我们听过“清北复开”,也听过“清北复交”,但现在,也应该有一种说法,叫“清北浙,三足鼎立”。
当然,从全国的录取分数线来看,复交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录取分数线还是居高不下。
那么,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该如何选择?
一种观点认为“
交大的地域优势浙大是很难比的,交大工科是传统,虽然当年除了船舶专业大多去了西安,但传统这东西很神奇,很快交大的工科就复苏了,而且超过了西交。
另外大上海的就业优势跟浙江也完全不同,上海的发展思路和优势肯定跟浙江也明显不同,这一点关系到专业的选择。
选择专业的时候其实就要考虑毕业后准备找工作和落户的城市行业特点。
交大合并的医学院也是国内顶尖的。浙大虽然院系调整变成了工科院校,但他的传统并非完全是工科,而是综合大学,当年最厉害还是理科,几乎整体搬去复旦了,像当过校长或者副校长的苏步青、谷超豪、淡家祯都是浙大去的。
后面浙大把几所分出去还在杭州的大学合并回来,进步神速,应该说是符合他的传统。
浙大没有地域优势,学生资源不如清北复交甚至不如科大和南大,但培养的学生没听说有很大影响,有成就的浙大毕业生很多。
浙大的发展还是取决于浙江的经济形势和发展,以及浙大领导如何审时度势的办学政策和措施。
学生进学校是一个状态,出学校是另一个状态,大学的学霸并非高考分数最高的那些人,几分的差距并没有层次上的差别,牛校会培养很多牛学生,但最后学渣也不少,没有利用好名校资源学习的也不少。
招到好学生固然好,培养出牛人更重要,毕业后继续深造或者工作,是一项长跑运动,如何表现全靠自己努力。
接下来的图,是两校培养的顶尖人才数量。
(比较院士出身,也只是一个角度而已)
”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
交大本科,参加过浙大暑期学校,在紫金港校区。
个人感觉:1,食堂方面,交大的餐饮要比浙大强很多,餐厅多,菜品选择多,每个宿舍区有对应的餐厅。
而且个人很不喜欢浙大不用饭卡买饭加25%钱的操作,而且留学生餐离宿舍楼有点远。
2,交大给学生提供的学习环境是很好的,主图晚上11点关门,考试周11点半,而且馆内设施新,有全家、创咖,学习体验好;
3,交大是一个完全可以满足你能力的平台,学生创新中心通宵开放,有搞机器人的,航模的,里面的激光切割3D打印等设施也足以满足你自己做项目的需求,这个浙大什么情况我就不清楚了。
4,交大本科主要是在闵行校区,想修不同学院的专业课,参加不同学院的科创十分方便。
5,交大校园环境局挺美的,校内有挺大的植物园,浙大总的来说现在环境不错,如果正在开发的地方开发好应该会更好。
当然,感觉浙大校园的人文底蕴很足,每个宿舍楼和活动中心点名字起的都很有诗意,而交大一餐,东xx就有点直接了。
6,交大现在的发展趋势其实挺好的,比较强的专业像金融、工商管理(安泰和上海高金),计算机以及软工自动化等,临床医学,法学都比较热门,而且依托致远学院的平台,理科也迅速发展,而且转专业真的不难。
当然,总的来说,这两个学校对本科生来说足够了,本科看你想学的专业,硕士生看导师和实验室。
这两所学校提供的师资资源和设施资源足够你用,别人优秀不等于你优秀,学校强不等于你强,后面的发展基本上取决于你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卷的能力)了。
之前谈的都是硬件层面,如果深入到学生培养层面,上海交大很烂,烂到骨子里了。当然,这可能是国内很多学校的通病。
烂在一是老师质量,一群水平不齐的老师占着坑位,教学教不好,校企合作玩不明白,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