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植物园
北京植物园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植物园简介_北京植物园地点 > 北京植物园旅游 > 2016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闭幕式精彩报

2016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闭幕式精彩报

发布时间:2017-2-10 2:35:59   点击数:

10月25日—10月27日,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主题为“创新绿色共享”。

10月27日下午,大会在药用植物研究所植物园进行学术报告。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陈进、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黄宏文、上海辰山植物园胡永红、北京市植物园赵世伟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周晋峰,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魏建和六位专家,结合不同主题进行精彩的报告。

植物园在就地保护中的作用

陈进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摘要:植物园是最为重要的迁地保护基地,而其在就地保护中的作用往往被忽视。本报告作为应邀参加由StephenBlackmore、SaraOldfield主编的即将面世的专著《PlantConservationSciencePractice-TheRoleofBotanicGardens》(剑桥大学出版社)的一个章节,重点探讨植物园为什么及如何在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中发挥作用。

报告人简介:陈进,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主任,中国植物园联盟理事长。从事动植物关系、环境教育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在国际刊物发表论文约70篇。

植物园活植物收集栽培与气候变化相关研究

黄宏文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摘要:活植物收集是植物园的核心和“灵魂”,传承了现代植物园几个世纪科学研究的脉络和成就。活植物收集是植物园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支撑平台,也是当前和未来发展的根本。基于活植物收集的植物园研究工作具有多学科综合的特征,既对基础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与经济繁荣、社会发展和人类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当今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生物科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涉及众多学科研究热点和方向。植物园收集栽培植物及专类园既是全球植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人类认识自然、保护自然、发掘资源和可持续利用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和源头种质资源。本报告以植物园活植物收集栽培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相关生物学的支撑为基础,简要阐述了植物园活植物收集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植物物候学、植物生理及解剖学、植物迁徙及地植物学以及气候变化下的植物响应、迁移、外来物种入侵等潜在效应。

报告人简介:黄宏文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武汉植物园前主任、研究员。现任中科园战略生物资源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国际植物园协会(IABG)秘书长。黄宏文长期从事植物资源及育种研究。承担过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部等重要科研项目及美国USDA和欧盟科技项目。他对猕猴桃属植物的资源及育种的研究最为人所知,他研发并向全球猕猴桃产业推广了黄肉猕猴桃新品种。他近年的研究聚焦在濒危植物的保育遗传学和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志的编研。黄宏文研究员发表(独立或合著)了篇论文、15部专著;培育了16个审定或品种保护的植物品种。作为博士生导师,他培养了30名博士、38名硕士研究生。

植物园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以上海辰山植物园为例

胡永红上海辰山植物园

摘要:作为新建植物园,辰山植物园一直积极探索在全球的视野条件下,如何能服务地方需求和国家战略,尤其能对所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特别是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和对植物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等起到技术的支持作用。

利用植物及其群落改善城市环境,特别是对微气候环境质量,以及土壤和水质的改善有了显著的成效。辰山植物园与当地政府合作密切,参与支持《城市绿化总体规划》的“植物多样性规划”,就自然植被营造的植物配置理论与技术,为多个郊野公园规划设计和营造管护提供借鉴和参考。此外,辰山植物园通过园艺手段为城市硬质空间绿化提供技术支持;通过筛选对重金属具有高生物量、强萌蘖力、大富集量的园林绿化树种,为重金属污染的水体和土壤生物修复提供基础材料,发挥城市园林绿化的综合生态效益。

辰山植物园已经初步形成了优美的园林景观、多样的植物类群,还举办了许多的主题活动和展览,如兰展、月季花展、草地音乐会及科普专题活动等,这种集中式的展示,不但刺激了游客的欣赏眼球,而且让其主动参与进来,娱乐和学习并举,从而达到唤醒大众







































白癜风哪里治疗
北京儿童医院看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baguanli.com/zwyly/374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